• 业务科室:
  • 艾滋病
  • 结核病
  • 免疫规划
  • 职业卫生
  •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
  • 传染病
  • 地方病
  • 健康教育
  • 寄消科
  • 卫生检验
  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
    时间: 2014-01-06     来源:高碑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    点击次数:1110

    1、前言

    冰箱作为现代生活中的一件常用电器,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所作出贡献已经有目共睹。将食品贮存在冰箱内能够有效的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繁殖。但是有些细菌的繁殖是不受冰箱的低温环境所抑制的,这其中最常见,也是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细菌就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。很多人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(下文简称“单增”)比较陌生,事实上,这种细菌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,单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广,如土壤、污水、粪便以及多种食物中都有单增的存在,它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致病菌。下面我们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种细菌。

    2、致病性

  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。它能引起人、畜的李氏特菌病,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、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。单增李斯特菌进入人体是否得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,新生儿、孕妇、40岁以上的成人,免疫功能缺陷者为主要的乙肝人群。人感染但增后一般在3-70天出现症状,健康成人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,易感者突然发热,剧烈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败血症、脑膜炎、孕妇出现流产。 由单增感染引起的疾病,死亡率非常高,可达到30%~70%。在欧美、日本等国家,由单增污染食品造成的食物中毒甚至超过了沙门氏菌,位居第一位。近几年,我国也有多起因单增引起的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。

    3、特点

    ①分布广:广泛存在于土壤、水域(地表水、污水、废水)、昆虫、植物、蔬菜、鱼、鸟、野生动物、家禽。

    ②生存环境可塑性大:能在2-60℃下生存(也有报道0℃能缓慢生长)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。

    ③适应范围大:酸性、碱性条件下都适应,并且耐干燥、耐多种化学试剂。

    ④带菌较高的食品有:牛奶和乳制品;肉类(特别是牛肉);蔬菜;沙拉;海产品;冰淇凌等。

    4、流行状况

    第1例被报道的因单增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是在1929年。1981年加拿大爆发了1起严重的因单增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,共有51人发病,44%的发病者死亡。1983年美国麻省爆发了巴氏消毒乳制品被单增污染引发的中毒事件,49人患病,其中29%的发病者死亡。1985年,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共有188对母婴发病,死亡率为33.4%。据美国CDC(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)报道,全美国每年约有2000例严重的单增李氏菌病例,其中约有25%的死亡。